前言

如果有關注我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在讀我的學習歷程的相關文章中我常常提到我曾經我很著迷物理,甚至我的中文暱稱叫做微中子,只是最後我放棄物理了,反而完全投入電腦科學的世界中。

這一段過程我過去都只是片段的提到,所以今天打算完整的講我是怎樣喜歡物理,中間經歷甚麼,最後怎麼放棄的。如果看過我以前的文章,可能會覺得有些重疊的部分敘述方式跟心情都不太一樣,我覺得並不衝突,可以說是不同面向以及不同時期我的看法。

放棄的物理夢

啟蒙

說到喜歡物理,是從小四小五開始。對於一個小男生來說,那時候的我對學校的自然科已經感到有興趣,而國小的自然其實涵蓋範圍包山包海,也不是說所有內容都特別喜歡,但一些題目會覺得有趣,像是我就還記得磁力車、電流實驗、觀月實驗等,其實都算滿好玩的。不過這種興趣跟我喜歡看歷史故事的程度差不多,小時候我最喜歡讀各種名人傳記、中國各個朝代發展,或是世界歷史。

真正的興趣啟蒙是台北市天文館的天文營,有一年我媽成功幫我報名了 (小朋友的營隊總是很難搶),營隊大部分都在玩,其實我對玩實在沒啥興趣,不過裡面當然還是包含一些比較學術的課程,像是有一堂課在講恆星演變。對我來說真的很新鮮,小朋友不會沒事去思考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太陽系怎麼產生的,畢竟連自己怎麼被生出來的都不太了解。那堂課我接受到大量資訊,我開始好奇「宇宙」是怎麼一回事,我想知道宇宙為甚麼長現在這樣,宇宙、星系、恆星、黑洞、行星,任何有關這個宇宙的事情我都想知道。(後來我國中又報名了一次,希望會有一樣感動,但卻發現一切都變太簡單導致覺得很無聊)

於是我開始去買有關宇宙的科普書,令人意外的是,天文宇宙類型的科普書真的好多,我的第一本書是「黑洞:從太陽系啟程」,看完之後覺得意猶未盡。那時候的我妄想當個愛因斯坦,希望能透過冥想想出不得了的理論,大概就是拿一張紙在上面畫出一個黑洞然後開始幻想。

接著我陸陸續續把書局科普書區有關天文的書都全買下來了,有關天文宇宙的基本知識我大概都知道了。而我有興趣的範疇則擴展到廣泛的物理學,畢竟狹窄的領域知識是有限的,書都看完了只好看範圍更大的書。

挫折

國中階段我以為看越多科普書以後會越厲害,所以我看了超多科普書,科學人、科學月刊、牛頓雜誌也沒少看,我以為這樣我就離成為物理學家越來越近。

回過頭來我覺得這樣發展是錯的,我認識具有成為物理學家潛力的朋友,都是國中就開始看大學教科書,科普書確實是不錯,但要真的了解科學本質,勢必要從教科書去開始學基礎理論,我就這樣錯失起跑時機,要是有人能給我一點方向就好。只是也許我這樣的科普薰陶還是有幫助吧,有考上附中科學班。

但是我在附中科學班有點水土不服,就課程安排進度上,我是不適合念科學班的。而且我念的時候是第四屆,算是白老鼠,招進來的學生性向挺有問題的,班上一半同學只是單純把科學班當作一種跳板或是一種「資優班」,我看不出他們對科學的熱情,加上遇到一個刻意刁難的班導,我覺得在這環境中有點揠苗助長。不過另一方面科學班還是提供了不少資源,例如比較多校外參訪、可以去師大做實驗、課程比較客製化,我想這些對我的影響還是蠻大的。所以我在高中陷入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在水土不服的情況下,我連高中物理都只能勉強及格,當一個學生成績不好,當他說他對物理有熱情又有誰會信?

也就是這時,我知道我國中都白混了,看一堆科普書有甚麼用,我知道各種現象又怎樣,學校的物理化就是學不好。真的覺得很沮喪,國中時都輕鬆學,但高中進度本來就比較快,科學班又是再加速的進度,我成績一蹋糊塗。大家都很勢利,成績不好根本瞧不起你。(反而到了大學,大家會看你在做甚麼偉大的事業,成績大家也不怎在乎)

現在回想我真的是一股傻勁,受到班導和同學冷眼相待,還堅信自己喜歡物理。確實我初期也很痛苦,為甚麼就是學不好,為甚麼好不容易進了科學班卻跟不上,但慢慢地我也不是那麼在乎了,我在做研究上還是比較有熱情的,當其他人專題都在應付了事、打混摸魚,我知道我在做實驗的熱情贏過別人,漸漸地也有了自信。也好在教我們班物理的陸怡中老師很看好我,他知道我是喜歡物理的,所以特別照顧我吧。我在高三的資格考能留在班上應該也是受他眷顧,因為我考出來的成績非常差,而我是以資格考最後一名的身分留下,沒通過的人都要轉去普通班。

其實轉去普通班的同學過得都比較快樂,以前可能會覺得還是留在科學班比較好(其中甚至包含沒意義的面子),現在念到碩士,覺得普通班真的就夠了。科學班,算了吧,我不是那塊料。科學班不就是課程加速、可以去大學修課、去大學做研究?不謝了,我用一般課程進度就好,大學的課程看線上就好不缺那學分,做研究也不需要掛科學班名義,只要有熱情教授都很樂意收高中生做研究。不過科學班也有好處,因為高三幾乎沒課,後來我在高三下開竅,就是白天自習晚上補習。我在短短半年把我高中前兩年沒學好的東西札實有效率的吸收學懂,後來有幸可以考上台大,所以說我到底是為甚麼要念科學班?

甚麼人適合念科學班?像我有個學長,學科幾乎都輕鬆念,學科能力競賽也都是常勝軍,平常沒事就拿大學課本來念,現在在美國念物理博士。像他這樣的學生,就是原本科學班想吸收的人才。老實說,這樣的人真的萬中選一,附中好幾屆科學班大概也就手指數得出來。所以全國有那麼多間科學班,是否流於形式?當然大家都想受菁英教育,但參差不齊的學生素質我不覺得比較好。

我堅信自己熱愛物理,一心想著一定要當物理學家,所以高中還是有做出一點點成績,校內物理科科展特優,但是代表學校去比北市科展僅僅只有佳作。這樣表現其實有點差強人意,這代表我念書不行,做研究也不太行。期間還有去比高中生物理辯論,這是一個要做一些物理研究,然後辯論物理現象的比賽,其中要辯論的題目都是沒有明確答案的,所以就是看誰更能解釋說服別人,在這個物理辯論賽中,我這組有幸拿了個銅牌。後來我還做了一個公衛結合資訊的科展,內容是模擬傳染病擴散,校內只有優等,所以無法去比北市賽覺得有點可惜,不過有拿到旺宏科學獎佳作。這一連串的表現,雖然都只是小小成就,但卻稍微給我一些自信,覺得自己做研究可能還行,而且老實說我還是很享受去鑽研物理題目過程中的樂趣,這些都讓我相信要當物理學家應該是不會錯的。

破滅

所以後來大學填志願,因為我填不上台大物理,我又想念台大,所以就填了台大大氣。我永遠不會知道當初如果填清大物理或是交大資工會有甚麼結果,總之我就去唸了台大大氣。才念一年我就知道該放棄物理學家的夢想了,因為觀察一下台大物理系同學就知道應該要有怎樣的程度才有可能當物理學家,首先數學要好再來是對物理的直覺要夠,我意識到我明顯都不具有這些能力,而我也發現我實際上比較喜歡工程,更喜歡寫程式。

於是伴隨我從小到大的物理夢就此破滅,雖然可能會有點遺憾吧,但我很高興自己有更擅長和發揚光大的領域。我一直很崇拜的物理學家費曼,他也依舊是我的偶像,也許有天我就是資工界的費曼。當初我大學志願都填物理時,物理老師還勸我仔細想想,他說我個性應該不太適合,我那時候不相信,現在回想他說得確實有道理,物理學家我覺得是要靠一點天分的,沒有天分即便硬是念物理可能也難有驚人成就。

但其實當時我也不知道除了物理自己還可以念甚麼,也許終究是物理把我推向現在的資工,如果不是我對天文宇宙感興趣,我不會這麼執著在科學上的學習,沒有追逐物理夢的過程,我可能不會發現自己原來是喜歡電腦科學。我覺得這就是世界奇妙的地方吧,所以我很驕傲自己曾經有個物理夢。謝謝物理,再見物理,也許未來有緣相見!